“臺獨”報紙“自由時報”,這兩天報道了一位“創(chuàng)造歷史”的臺灣年輕人。
這份報紙還用了這些詞匯形容當事人:“英氣逼人的年輕神官黃俊瑜”、“穿著日本神官服飾的帥氣臺灣臉孔”、“人生第一次神社例祭,還是在家鄉(xiāng)臺灣的土地上,心情既緊張又感動”........
我們來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。位于屏東牡丹鄉(xiāng)的高士神社,是日本神職人員佐藤健一3年前募款重建,原本都是由佐藤健一主持祭典,今年5月5日的例行祭典,首度由臺灣人黃俊瑜主持。
25歲的黃俊瑜,據(jù)說有四分之一日本血統(tǒng),自稱從中學就夢想成為日本神道教的神職人員,經(jīng)臉書與佐藤健一取得聯(lián)系之后,認他做了養(yǎng)父,取名佐藤冬木,才算得償所愿。
但要知道,這座高士神社,是臺版的“靖國神社”,于1939年配合皇民化運動而建立,1945年臺灣光復后,毀壞廢棄,只剩石垣基座。2015年日本李登輝之友會會員佐藤健一,募款重建了高士神社,這一度引發(fā)批評聲浪。